跳转浏览

拉曼光谱揭秘巨石阵

祭坛石的起源


巨石阵位于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是世界上建筑最复杂的史前石圈。在一次揭密巨石阵的探索之旅中,雷尼绍有幸使用Virsa™拉曼分析仪协助对祭坛石进行现场分析。祭坛石非常特别,与巨石阵的其他主要青石相比,它的外观显得与众不同。这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拉曼光谱和矿物学揭示这块巨石的起源。拉曼光谱非常适合这项分析,因为它对地质样品的化学和矿物成分具有高灵敏度。为了避开游客们,雷尼绍团队与Richard Bevins教授带领的地质专家团队在巨石阵秉烛达旦进行现场研究。


Bevins教授是亚伯大学 (Aberystwyth University) 的名誉教授,也曾是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的名誉研究员。他一直致力于确定巨石阵中部分青石的起源。Bevins教授及其团队此前证实,这些巨石与威尔士彭布罗克郡 (Pembrokeshire) 存在关联[1]


这次的团队成员还包括Sergio Andò教授和Marta Barbarano博士,他们都是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 (University of Milano Bicocca) 深耕地质学领域的拉曼光谱专家。Andò教授是重矿物和沉积学领域的研究员,致力于物源研究。他此前曾在英国格洛斯特郡 (Gloucestershire) 的雷尼绍应用实验室使用拉曼光谱仪分析过祭坛石的一小块碎片。


研究团队身处巨石阵

研究团队的部分成员秉烛达旦对巨石阵的祭坛石进行了现场研究。从左到右依次为:Sergio Andò教授、Jorge Diniz博士(雷尼绍公司)和Marta Barbarano博士。


祭坛石是一种灰绿色的云母砂岩,又称为80号石。它与其他青石的成分、尺寸和重量存在显著差异。一组地质学家,包括Bevins教授和Andò教授在内,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建议取消将祭坛石归类为青石。他们在实验室中使用雷尼绍inVia™显微拉曼光谱仪对祭坛石碎片进行了X射线和拉曼分析,并推测这块巨石并非源自盎格鲁-威尔士盆地,这一结论颠覆了此前的观点[2]。祭坛石的其他可能来源包括英格兰北部或苏格兰的同龄或较晚的岩石。拉曼光谱将有助于揭示其来源。


对于体积较小的样品,在实验室中使用显微拉曼光谱仪便可轻松完成分析。然而,在位置较远并且样品体积巨大的情况下,这几乎不可能;例如这块部分深埋地下、估计重达6吨的祭坛石。


便携式Virsa™拉曼分析仪

便携式Virsa拉曼分析仪非常适合这种应用。Virsa搭载的定位系统可以快速移动分析点,精度达到微米级。这样可以在现场对体积较大的样品进行显微级分辨率的自动拉曼成像,而这是手持仪器所无法达到的。凭借三维运动台的高度灵活性,探头可以在祭坛石上进行精确聚焦,从而实现无损拉曼分析。


Virsa分析仪搭载LiveTrack™实时聚焦追踪技术,因此分析祭坛石凹凸不平的表面不在话下。在自动拉曼成像过程中,探头可在整个表面上始终保持聚焦。


Virsa拉曼分析仪的功耗极低,使用便携式电池组可供电超过11个小时。因此它可在巨石阵现场大显身手,以实力证明这是一款真正的便携式高性能拉曼系统。

Virsa at Stonehenge

一个多功能、便携式拉曼实验室。Virsa拉曼分析仪在巨石阵现场由便携式电池组供电(左)。将Virsa灵活的SB200三维运动台小心放置在祭坛石旁边(右)。插图显示了Virsa探头聚焦于祭坛石上某个区域。

揭秘祭坛石的化学成分


该团队从祭坛石上的不同位置采集了拉曼光谱。目的是获得良好的矿物指纹和化学图像,以支持样本表征。这些数据将由Andò教授在意大利进行精密分析。最终,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确认祭坛石的来源,并且通过与其他矿物样品进行比较,还可确定其地理来源。


这个应用案例有力展示了,当无法将样品带到实验室时,用户可以使用Virsa分析仪将实验室搬到样品现场。

巨石阵祭坛石的形貌图

祭坛石上大约115 x 90 μm2区域的形貌图,显示出高度变化约为31 μm2(从黑色到红色)。虽然现在尚未呈现任何化学信息,但可以轻松展示在拉曼分析过程中使用LiveTrack技术获得的形貌信息。

在下方的采访视频中,Sergio Andò教授讲述了参观和分析这块远古巨石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R.E. Bevins, N.J.G. Pearce, R.A. Ixer,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38, 2011, 605.
[2] R.E. Bevins, R.A. Ixer, N.J.G. Pearce, D. Pirrie, S. Andò, S. Hillier, P. Turner, M. Power,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51, 2023, 104215.